为了明天的派对

艺术与设计 / 2017年12月20日 21:56

设计

为了明天的派对.doc

叶田田

Rolf Middleboe,这位丹麦设计师在1968年三月午后在伦敦Kings street所捕捉到的街头时装景观被登载与彼时著名的欧洲设计杂志《Moblilia》之上。盛大、欢愉、与一种享乐式的前卫穿着制造了六十年代蓬勃的“时装景观(The Scene)”。而在这种景观的背后,是由青年文化所制造出的“时装风貌(The Look)”。在时装历史中,上一次颠覆性的创作是1947年由法国高定设计师christian Dior所推出的“The New Look co L[Lection”。彼时这种新的创作被多数人认为是时装设计进入当代化(Contemporary)的分水岭。而六十年代的“The Look”的诞生,则是一场截然相反的革命。如同当代设计史学家Lesley Jackson所述:它诞生于大众需求之中,它是一场等待发生的革命。而Mary Quant,其之于六十年代时尚的影响力如同Christian Dior之于二战后的巴黎高定,她也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一个正确的时间结点:“那种(时装革命)的氛围已经在那儿,而我只是在它被引燃的一刻开始了我的创作。”

The Look

六十年代社会的变革铸造了一场视觉革命的精神根基,而一众设计师,包括伦敦“时装景观”的建构者Mary Quant,John Stephen,John Michael,Babara Hulanicki与Marion Foale及sally Tuffin,以及来自巴黎高级时装领域的Yves Saint Laurent、Cristobal Balenciaga、Andre Courreges、Pierre cardin,他们用时装语言来捕捉了彼时的时代精神,并在多元语境的诠释。但其中最能代表有六十年代社会语境的无疑是Mary Quant,她不仅是一位视觉形象的制造者,同样籍由零售渠道的拓展,将时装美学上的声明第一次达到了大规模的大众传播。

如同六十年代的伦敦女孩儿,Mary Quant的时尚传奇总是带着离经叛道的色彩。Quant并未获得任何时装相关教育背景。在其威尔士出生的父母的要求下,Quant进入金史密斯学院(Golds miths College)学习,但最终并未成功获得艺术教育的资格认证。在时尚零售领域工作一段时间后,Mary Quant与其伴侣Alwxander Plunket Greene在伦敦Chelsea地区的Kings Road上开出日后成为六十年代伦敦乃至世界时尚地标的精品店Bazaar。在设计师日后的自传中叙述到其开店的初衷:这应该是一席成衣与饰品的杂烩(bouillabaise),而像Quant这样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年轻人,应该是其买家。Quant曾说“我总是期待年轻人有着自己的时尚,一种彻底的二十世纪的崭新时尚……但我对商业却全然没有概念。”

在竞争激烈且高度专业化的今天,无人能再试图复制Mary Quant的传奇。在上过几节不着边际的夜校课程后,Quant将Butterick制版手册上的设计稍作调整,布料亦直接购买自harrods的柜台,仅仅因为对于产业链毫无了解的她根本不知晓可以从批发渠道获得面料。在随意购置了几台缝纫机器后,MaryQuant的第一批设计从伦敦简陋的出租公寓中诞生。其设计有着强烈的六十年代风格,简洁的线条与大量的几何图形凸显着一种“控制感”。这种美学映射着六十年代的科技发展所赋予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掌控力,也与五十年代所主导的表现主义美学划分开来。在这段时间中,Mary Quant往往需要在完成前一天的销售后,才有货款采购第二天生产的布料。

这个如同在周末派对几杯金汤力下肚后所随意想到的毫无章法的商业计划,却在一夜间打造了六十年代的“The Look”:洗练、生动的时装带着令人惊喜的创意。新时代的时装摒弃了传统时装的划分类别,不以正装与休闲、日装或晚装进行划分。而Quant最大的创举,无疑是将裙摆的长度缩短到膝盖之上。这样的创作彻底突破时装惯有的往设计为范本的进化,从今天的视角回顾Mary Quant的创作,这位非科班的设计师的灵感实则为一种视觉文化中社会学式的创作,街头的年轻人他们的穿着,被设计师系统地整合,并成为其美学的宣言。

Mary Quant正是捕捉到的自六十年代中期始女性审美的改变。“曾经每个女孩儿在二十岁之前都希望自己看起来像世故的三十岁。但突然,女孩儿都希望自己有着孩子气般的年轻,还有那青涩的稚气。”六十年世界经济的稳步赋予西方世界青年人都能拥有一份全职的工作。稳固的经济基础让青年一代也开始在文化上需求一种独立意识。在社会方面,经济上的富足让年轻人开始建构其独有的社交模式,曾经的古板、单一的贵族式的社会活动无法满足青年一代对享乐主义的需求。换言之,传统的结构与阶级意志开始解体,而Mary Quant最为先锋的精神,则是将时尚从上流社会与精英精神隐喻式的追捧中解放,用街头的浮世绘来完成一场革命的宣言。她所做到的,这种街头式的、青年文化的时装创作理论在数十年后今天的高级时尚领域所广泛运用,无论正是Hedi S Limane所对Saint Laurent Paris的改造,Hood bv Air对黑人街头文化的诠释,乃至今天Vetements所创作的cult式的“高级时装”——在其乖张、反叛的设计之下,正是其设计主脑用社会学部落志式的研究方法,将Instagram上日常的穿着转化为设计哲学。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六十年代的Mary Quant和二十一世纪的Demna Gvasalia,他们无疑是在各自时代中最为前卫的时装设计师,其前卫精神实则源自一个时代的前卫精神——来源于那些具有独立意识,而不吝主流时装体系的先锋个体。从美学理论出发的设计,所制造的是一场小众式的实验,而一种反理论式的产品设计,是一场平地惊雷,也是一场革命。

The Scene

回顾六十年代的时尚革命,先锋的精神首次从Hiqh Brow式的精英论调走向了大众,而正是大众群体的迅速传播,将一种风貌(The Look)衍生成蓬勃的时装社会景观(The Scene)。六十年代,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助推了当代消费文化(Consumerism)的兴起。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廉价原材料和大规模生产科技让大量可负担的时装涌入消费市场。年轻人突然意识到购物将成为他们新的消遣。新的时尚为消费而生,换言之,消费即是时尚。六十年代,零售模式的革新也正是彼时时尚革命最为鲜活与直接的映照。精品店最初作为“Youthquake”这一反体制运动的自发性的一部分,而随后逐渐转向享乐的渠道。Mary Quant曾形容她的精品店Bazaar“像在举办一次永不停息的鸡尾酒派对。”无论是Mary Quant,还是打造了辉煌传奇的Biba,其店铺都打破了故往百货公司守旧的形象。人们开始在店铺里自由挑选衣物,销售员也跟店里的顾客一样是年轻的一代,音乐、当代感的店铺设计和附属的咖啡吧,这种多维度的感官愉悦实则可以视为今日体验营销(Experiential,Marketing)的前驱。这些坐落于伦敦carnaby Street与KingsRoad上鳞次栉比有着鲜明风格的店铺成为了六十年代时尚最为显著的景观:张扬明亮的色彩、大量装饰性的内饰和随处可见的米字旗,伦敦设计的全面复兴吸引了彼时西方媒体对其中前驱者Biba和Bazaar狂热的追捧。1966年四月15日,美国时代杂志(Time Magazlne)首次对其进行了报道,而其文章的标题《London-The Swinging City》也定义了那个辉煌的时代。

时尚是一个符号系统,一个Swinging London的出现并不仅仅是独立设计师可以所能企及的维度。六十年代的时尚,实则是延展了彼时Pop Art与PopMusic的籍由影响,以之为灵感,并顺应时代中的其他文化现象与之结合。也正是这种自发式的“跨界”带来了彼时时装革命一种爆发式的影响。

The Sprit

何为六十年代的时装精神,Swinging London的琳琅和彼岸巴黎对太空主义的狂想让享乐主义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旋律。但同时这也是首次将民主精神带入了时尚之中。时装不再被古板的精英格调统治,人们用青年式的革命打破了阶级体系中自上而下的潮流传播理论。时装业不再是一种阶级的符号,而成为一种愉悦、享乐和自我文化认知的加持。“时装”走下高级时装屋的“奢侈”的神坛,而与大众传播结合成为了用趋势与消费推进的“时尚”。Swingmg London是时代性的,但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似乎也是彼时的一个投影:奢侈品走向大众、年轻人与其在社交媒体中的活跃成为了时尚传播与演化的主力、次文化消费部落的兴起、新贵的涌现再次动摇了传统的阶级结构……一场时尚的变革在酝酿,而谁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Mary Quant,谁又将代言这个时代。

(编辑:九月)

1.爱家家居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爱家家居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爱家家居",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爱家家居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爱家家居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