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市场大不同
“韩流”来势凶猛,不过韩企落地中国的扩展之路却并不顺利。
我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两个国家在文化、习惯上的不同。这也是我们把很多韩国产品原样搬过来,却不能取得同样成功的原因。
CJ中国几乎把韩国的业务板块都引进过来了,但你如果问中国顾客CJ集团是干什么的,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我们开影院、拍电影、开多乐之日面包店,也做B2B的生物科技研发。
我们在扩展企业的同时,也会不断遇到障碍。举个例子,在韩国,CJ卖得最好的一款调味料是大喜大的牛肉粉,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当我们兴冲冲地把这款产品拿到中国的时候,却发现不太卖得出去,中国人更喜欢的是鸡精。
这些生活习惯上的小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产品结构。现在我们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研究中国人的喜好,我们发现,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对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重视,他们成为我们新的服务目标。我始终认为,变化中的中国会成为CJ最大的一个市场,到2020年,我们也许能达成200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
怎么看2014年的中国经济?
毫无疑问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从你的专业出发,如何看雾霾问题?
每个国家发展经济时都会遇到类似问题,二三十年前韩国的雾霾比中国现在还严重。治理雾霾不是个人能做的事情,它是国家和企业的责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