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之城

财经天下周刊 / 2018年08月18日 07:31

生活

陈旭

1845年3月底,美国人梭罗跟朋友借了把斧头,在瓦尔登湖旁建了一座木屋,在里面隐居了两年。

1938年冬,《纽约客》作家E·B·怀特“像疯癫的流浪风笛手一样”,把家从纽约连根拔起,移居到缅因州的乡下农场。

1968年,还是美国人,一个叫斯图尔特·布兰德的人对美国各地兴起的嬉皮士公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创办了一份名为《全球概览》的刊物,被当作嬉皮士生存指南。乔布斯称这份刊物为“我那一代人的圣经之一”。

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寻求彼岸之城的路径有点尴尬。这股风潮起于人们经济富裕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导致的信息流通在其中推波助澜,在2000年前后形成群体心理——去吧,离开都市去寻找宁静的彼岸!可惜的是,传统文化里生发出的陶渊明牌桃花源并不讨喜,毕竟没有人真的爱汗滴禾下土的劳作生活。于是我们只好往西方文化去寻找可借鉴的道路,渴望一直在路上的生活。

这种寻找彼岸的强烈动机,来自于我们的焦虑,焦虑到恨不能咒骂城市;我们比那些老外还强调在路上的仪式感, 骑行、拍照、穷游;我们独独缺少支撑彼岸的价值观,所以我们总是去而复返,在到过的“彼岸”,留下的只有浓重的商业痕迹。

上个世纪,作家三毛的作品成为畅销物,她浪迹天涯的故事更是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而在三毛看来, 所谓的彼岸并不存在,她所有的流浪不过是在寻找自己——“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是否痛快活过”。endprint

1.爱家家居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爱家家居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爱家家居",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爱家家居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爱家家居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