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 造物者魔力发声 年轻就要大胆 造
梁宁
去年年初,两批爱我的朋友,给了我截然相反的建议。一批人强烈建议我买黄金;一批人强烈建议我买比特币。一个是物理世界的交易等价物;一个是比特世界的交易等价物。
我认真地想了好几天,结论是不买黄金。
我们为什么需要黄金?因为古老的黄金崇拜。
我贩卖猎获的野牛,想换得过冬的粮食。但今天没有人卖粮食,所以,我把野牛给我的交易能力用黄金封存起来,到某天,遇到了卖粮食的人,我给他黄金,他就会给我粮食。而他也许会用黄金来交换衣服。
古代人是这样交易的,于是黄金成了万能的神物、大妈们的图腾。人们忘记了,黄金只是一种描述方法。
但今天,我与你做生意,不是因为你有黄金,而是因为你有信用。
在个人与机构的资料被高度数字化后,我们及未来的人类,将使用另外的方法来描述自己的支付能力。
所以,黄金会回归稀有金属本身。
而我们不需要用黄金来证明自己。
最近听几个所谓传统产业大佬,谈他们准备向互联网转型的计划,他们高傲地说:“我们有资源……”
他们认为,自己的资源很有优势,所以打算引入互联网人才,给这些人才企业股份5%到10%的天大恩惠。让这些受宠若惊的人才,带领自己那积累了多年资源的企业,完成互联网化转型,迎头痛击先行半步的小米、阿芙等公司……
对着这些崇拜自己的资源的大佬,如同对着崇拜黄金的大妈。
在古老的农业社会,最核心的资源是可耕种土地。那个时候,石油是没有意义的东西。所以,那个时代是“裂土封侯”,最重要的分封是土地,打仗打的也是国境线,争夺水与草。那个时代,评估一个人的力量,就是看他有多大的土地。所以皇帝最牛,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然后到了工业社会,一个企业家,没有很大的土地,但他有个可以炼钢、纺织、造汽车的工厂;一个矿产主,他的地面不长庄稼,但是有煤、有石油……他们的土地不大,但是他们比那些土地面积大的人更有钱,因此更有力量。
然后到了信息社会,微软、苹果、Google、Facebook……一开始连厂房都没有,连矿产都没有。就一帮小孩,在车库里,不依赖土地资源与社会权力,仅仅使用自己的大脑,在比特的世界里,创造当今最值钱的企业。
在这个时代,知识产权有价值,有创造力的大脑有价值。
造物者第一。
在农业社会,你让哪个大佬用100两金子买一块油田。天哪,他不会干的。因为他不懂得该如何使用,所以无法评估价值。
我曾经帮一个拍着桌子表达一定要向互联网转型的大佬,找一个腾讯的产品总监为他做产品规划。大佬谈了半天,很满意,一咬牙:“30万年薪怎么样?股份嘛,等我们把事情都搞清楚了再说,你放心,一定会考虑的。”
大佬觉得自己应该用一块玉米地的价格买一块油田。面积都那么大,凭什么价格差好多?
大佬不知道,拥有创造力,能把东西从零做出来,并让它运转的人,很少很少。玉米地和油田不一样,油田和油田也不一样。
传统大佬们看不出这之间的差别,就只能像黄金大妈一样,抱着他一直以来坚信的价值走向边缘。
工业革命来了,农业社会还是存在;互联网革命来了,工业社会还是存在。它们只是在整个经济体中,被边缘化了。
每个世界,都有它系统的价值观和伦理。从跨越到学习、适应,到完全认同,到成为个中高手运用自如……是个痛苦的过程。
传统大佬规划的互联网转型,只是花钱雇几个人,买入一些传说中的互联网资产。
比特世界的资产,会凭空产生,也会凭空消失,如梦如幻。
如果你不掌握它的内在产生逻辑,并源源不断地用创造力更新、坚固它。那么,你今天持有的互联网资产,只是个肥皂泡而已。
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屯积造物能力,屯积知识产权,屯积造物者。
识别,谁是有能力的造物者,并给他足够的股份与企业战略的主导权。
比特世界的价值观:
造物者第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