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新战场,首战告捷擒大头 钓鱼技巧,钓鱼论坛,钓鱼视频大全 中...
周红艳
10月27日,低调上线了180天后,新浪终于将其金融布局中“最重要的一颗棋子”——“微财富”推向了前台,全面推广。
早一个月,搜狐同样高调推出了自己的金融服务品牌——“搜易贷”。另外,据称网易最新的小贷项目也将进驻上海自贸区。而借力的便利,腾讯的微金融布局早在今年年初就占据了市场的一席领地。
门户为什么急切进入这一领域?故事要从这两年来的互联网金融风潮说起。
门户并不是“微金融”战场的开荒者。“微金融”互联网领域的真正开荒者应该是阿里巴巴,早在10年前它就开始探索当时的支付宝、如今的“蚂蚁金服”体系的金融服务实验。
然而,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先天不足的诸多原因,借贷、小额理财等小微金融服务的供应一直跟不上。但这一市场潜力巨大,即便阿里巴巴耕耘10年,仍然只是啃下了一小部分的份额,巨大的市场蛋糕亟待开发。
“在中国,直接融资比例只有17%,而在美国能达到70%,即使是在德国这样公认储蓄率高的国家,直接融资比例也在60%左右。这让我们看到目前中国在融资端和交易端仍然存在市场。”新浪“微财富”产品经理张天佳说。
数据也显示,这个正在觉醒的市场以超过100%的速度扩张着。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规模接近8000亿,货币基金规模已逼近2万亿,市场规模呈爆炸式增长。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P2P业务为例,交易规模从13.7亿元到1000亿元规模只用3年时间,今年预期翻番至2000亿元的规模,30家行业“领头羊”公司今年已从投资人处斩得了30笔融资。
“而门户网站依托着早年用户积累的基础,在微金融领域布局极具便利性。”新浪金融副总裁李亚丹透露,未来新浪的互联网金融战略是依托微博,微博上市了之后,新浪集团内部和新浪互联网金融战略将作为新浪集团下一个业务爆发点。“依托这一点,也将提振新浪整个互联网战略的布局。”
由此看来,门户拓展微金融疆土是市场选择的必然。但一片光明的市场,却不一定能够照亮所有人的坦途。至少从大环境上、基础建设上面来看,门户扩土微金融,依然有不少困难需要面对。
首先是监管方面的掣肘。面对着急剧变化的市场,中国的金融监管者对于微金融领域的创新产品一向是抱有十分审慎的态度,如P2P网贷、在线资产证券化交易等等,现在虽未有明文监督这些产品的生产、发行,但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必将会被纳入到监管当中,其中的系统性风险,恐非门户网站可以全盘预测操控。
其次,门户网站天然的用户资源既是优势,又是弱势。极大的用户引流,将会时刻挑战新生的金融产品的服务配备、运营团队、风控能力等基础细节。在这点上,包括百度、腾讯等大平台都遭遇过几次不小的挑战,而“半路出家”的新浪,更是有上线180天“跪了9次”的故障纪录。
正如刚刚跳槽到蚂蚁金服任首席战略官的陈龙在第四届长江青年投资人论坛所说,互联网企业要做金融,怕是先要念好安全经。如果系统安全、技术支持不能跟上,即便是再创新的产品、再苦心建立的信任,都可能在一夜之间瓦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