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开放

财经天下周刊 / 2018年08月08日 04:34

新闻

...思想市场\"仍需开放.他说:\"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开放的\"思想...

四年之前,谷歌宣布退出中国。看到新闻报道,我震惊得无以复加。我不能明白,为什么一个伟大的国家竟然难以容纳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我感到失望。我想起谷歌CEO艾瑞克·施密特在谷歌宣布进入中国时曾讲过的一句话: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而Google在中国会有五千年的耐心。Google高估了自己的耐心。

后来,我的一些朋友们也曾经跟我谈起过他们在看到谷歌退出中国的消息时的反应——其中有些人在那时已经被视为中国新一代的互联网英雄。他们都和我一样震惊,有人彻夜难眠,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还有人在几杯酒之后,愤然说这无异于晚清对待铁路的态度。

四年之后,从表面来看,这起事件并无损于双方各自的荣光。谷歌是一家市值逼近4000亿美元的公司。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家搜索公司,凭借安卓系统,谷歌还成为移动终端上苹果之外最有力量的公司。它的很多项目也充分表明了人类在商业上的想象力:无人驾驶、谷歌眼镜、太空旅行技术、人工智能。

中国也继续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增长。2010年,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公司也在高速成长。2014年的《财富》世界500强公司中,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达到了100家。中国的三家互联网公司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以市值计算,也都称得上是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

四年之中,我们能看到中国和一些硅谷的科技公司在互相错过彼此。而国内的科技企业家们也利用时间差和不同的监管,推出了类似于这些公司在硅谷提供的服务的大陆版。其中有一些相当成功。借助中国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和对本土市场的熟悉,一些公司甚至在体量上成为不亚于其硅谷样板的公司。这种现象甚至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我们并未错过任何一次科技创新。至少我们通过本土企业家的努力也体验到了类似服务。

现在,新一轮的科技公司开始跃跃欲试,再次想要进入中国市场。从2013年到2014年,包括印象笔记、LinkedIn、亚马逊云、Uber租车、Line在内的国外科技公司先后宣布进入中国大陆。当然,它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正像一个新来者进入他们原本陌生的地方一样。这也是我们本期封面的主题。作为一个用户和媒体人,我希望这些公司对中国更有耐心,也希望中国对他们更加耐心。虽然这个市场有着特殊的法规和特殊的竞争环境,但正如我的一个朋友所言,二十年前,谁能够想到这个国家的互联网竟然可以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那时候始终担心的问题是互联网在这个国家是否可以被允许存在。我们毕竟还是在进步。

仅从商业角度而言,我们的进步也同这个国家的开放有密切关联。第一代的互联网创业者中有很多人拥有留学背景,他们在国外接触到互联网。从他们开始的每一代互联网公司,几乎没有例外地都得到了来自硅谷等地的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都选择在中国大陆之外公开上市。直到今天这个从创业到上市的循环仍是如此。

中国本土的企业家们也曾度过了一段向国外企业家学习的阶段。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商业英雄都是500强的CEO和硅谷的科技创业者。郭广昌曾谦逊地请教杰克·韦尔奇多元化经营的问题;马蔚华将桑迪·威尔视为自己银行家生涯的榜样;黎瑞刚翻阅过很多遍约翰·马龙的传记。

尽管今天一些跨国公司卷入了中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但是毫无疑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提供的服务和产品都让中国本土的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在另一方面他们也刺激了本土企业的雄心。

就科技公司而言,举一个例子,谷歌的退出让搜索市场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这对用户显然是一个损失。而在搜索之外,谷歌提供的邮箱服务、文档服务、云服务以及更多的创新上的刺激都在中国缺失了。政府总是在鼓励创新,而鼓励创新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你身边就有一个创新的榜样。

从用户、竞争和激励创新的角度,我们都需要更多的科技公司进入中国。因为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放映,人们重新开始讨论邓小平留给中国的遗产。正是邓小平关于改革和开放的决定,给中国带来了三十多年的繁荣。而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国政治家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我们重新再思考改革和开放的含义。我们需要进一步地打开门窗,让更多的新鲜空气进来。 ——李翔endprint

1.爱家家居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爱家家居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爱家家居",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爱家家居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爱家家居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