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NBA时代画上句号
黎双富+韩牧
对我来说,2013年最关键的时刻无非是离告别NBA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说实话,我从来没这么想过NBA能发展成如今这样,我当时甚至不知道NBA在中国能有多大发展,只知道有发展机会。1985年时,我就邀请中国国家队到美国来打比赛。大概在那时,我就知道我们的比赛在中国获得成功的几率很大。
30年前,我开始任职NBA总裁——在当时是不那么起眼的工作岗位,那时的比赛不仅关注度不高、球馆上座率低,毒品、假球等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但我觉得未来的商机在东方。
1989年冬,我们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大门口的接待室,等待和那时候体育频道的总监李先生会面。我们在门口接待室给他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们来参加会面,他回答说根本没和我和我的同事桑迪·布朗事先安排什么会面。我就跟他说:“没事,那我们就在门口等你。”
我们等了大概两个小时,李先生终于下楼来见我们,我们把NBA的比赛录像带给他。他邀请我们上楼,我们进行了一次友好的会谈。那就是NBA和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开始,从最初的片段集锦点播,到现在的每周五天有比赛直播,我们的合作范围一路过来越来越大。
即使多年后再回忆起当年那个冬日, 我还是觉得很骄傲。
10年前,借着姚明和火箭队的热度, 我把原汁原味的NBA比赛带到中国,火箭和国王两支球队在北京和上海奉献了两场精彩绝伦的比赛。中国赛由此诞生,此举也让这项运动迅速风靡中国。
我记得那两座比赛场馆建好已经很多年了,其中之一是北京的首都体育馆,我曾在球馆里看到中国领导人坐在馆中看比赛的照片,而比赛时我就坐在和他们一样的位置上,一想到那些历史我就感到受宠若惊。
到现在,中国已经成了NBA最大的海外市场。在美国四大体育联盟,或许球迷最多的不是NBA,但影响最大、最为商业化、国际化的一定是NBA。20多年前,NBA 一家俱乐部的价值大约是1500万美元, 而现在平均市值差不多是5亿美元。1980 年代,每年NBA授权的相关产品销售额是1000万美元,而现在已超过30亿美元。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已经有超过212个国家用42种语言转播NBA比赛。
距离我退休仅仅还剩一个月的时间。我已经带领NBA走过了一段路程,接下来如何继续发展,将是我的接任者亚当·萧华、NBA中国CEO舒德伟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国城市来承办全明星周末、NBA常规赛,这些在目前看来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难题就交给他们去想吧。
当然,尽管我任职NBA总裁30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不想写书,自己的功过留给后人去评说。我会去爬山、打网球,也有可能接着做点其他工作,比如演讲。但我肯定会去看NBA总决赛,不一定是支持某一队,主要是支持我在NBA的同事和朋友。尽管在篮球圈奋斗了一生,我退休后也不会再打篮球了——哪怕是偶尔打打。因为从我儿子在篮球场上能击败我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定:好吧,我金盆洗手,退役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