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仍面临转型压力

财经天下周刊 / 2018年10月02日 17:55

新闻

... 传统物流企业面临转型压力

卜祥

虽然在线教育业绩有所起色,但尚未找准未来增长点。

2月份,新东方集团旗下专业在线教育公司“新东方在线”宣布获得腾讯旗下机构的3.2亿元投资。这条新闻让本来渐趋沉寂的在线教育创投圈小小热闹了一把,特别是新东方同时宣布新东方在线计划在国内上市的消息之后。

新东方与腾讯合作已经有不少时日。2014年底,新东方和腾讯JV合作,推出一款在线教育产品“优答”,是一款进行智能英语学习的答题类产品。让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失望的是,优答未能铺开,也没有可观收入。

长久以来,这位新东方的创始人备受在线教育困扰。互联网思维席卷教育行业的时候,人们担心靠租场地、在教室里上大课的传统培训模式会受到挑战,因此也认为新东方会成为互联网革命对象。

俞敏洪曾对媒体说:“大众学习成本越来越低下,越来越免费,必须考虑线上教育特点和线下服务特点,重新设置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体系。”

正因为看到其中的商机,投资者、创业者蜂拥而至。其中2014年来势特别凶猛的是欢聚时代(YY)旗下的100教育,试图利用自身的互联网IM工具、流量优势加上免费战术,用互联网方式来挑战新东方,并且收编了以雅思培训著名的郑仁强团队,弥补师资队伍力量。

但好景不长,2015年,100教育以郑仁强负气出走为节点,由热闹归入冷却,在线教育流量为王的模式破产。实际上,如果流量可以通吃,那么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早就应该拥有互联网界最大的在线教育公司。这三大公司都尝试过在线教育,成绩不值一提。这也提醒众人,腾讯投资新东方,不可无谓抬高腾讯的技术和流量对于新东方在线的作用。

与100教育同期,各路能人也带着各种思路杀入在线教育领域。成功创办世纪佳缘的龚海燕,想通过拥有大量教学资源的梯子网配合视频直播的那好网来实现营收,2014年下半年宣告失败。想从英语口语培训切入中小学生作业的一起作业网,融资了几轮仍然找不到成规模的收入模式。而像51Talk等英语培训公司,说是在线教育,只不过是利用了一下互联网的信息线路,与传统的一对一培训机构差别很小。

另外一些公司,则是积累题库的思路,通过大量的中小学生试题吸引他们眼中真正的用户,又由此衍生出搜题业务,像猿题库+小猿搜题、学习宝,还有学霸君,皆是如此。积累千万级别的用户容易,但想真正达到有正常稳定的营收,形成商业模式,仍然遥不可期。

这些创业公司还有一个想法,通过搜题黏住用户,然后通过题库迅速判断一个用户所处的学习水平,最终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以便进一步帮助学生们获得针对性的线上辅导。如果学生有线下辅导需求,他们可以把报告交给线下培训机构,进而从培训机构收取一定费用。这构成了一种教育的O2O模式。

而现实是,在线教育看上去热闹非凡,大多却一直挣不到钱。到2015年下半年,市场渐渐缺少了声音。

相比之下,新东方对于在线教育的投入,倒已略见成效。其公布的201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总净营收为2.78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362亿美元增长17.7%;净利润为59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50万美元增长70.3%。新东方在线网Koolearn.com注册用户同比增长超过192%,付费用户增长215%以上。

新东方在线先后推出过个性化学习平台“新东方在线网(koolearn.com)”、移动端少儿App“多纳”、视频直播教学平台“酷学网”、B2B业务品牌“新东方教育云”。看似花样繁多,但目前收入主要来自于视频录播。

只是,分析人士大多认为未来在线教育的主流将会是视频直播。新东方在线教育的未来,仍然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

1.爱家家居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爱家家居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爱家家居",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爱家家居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爱家家居编辑修改或补充。